斜垫铁,这一看似简单的工具,在各类设备的安装和调整过程中却扮演着的角色。其主要功能在于实现设备的水平和平行调整,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不发生震动、倾斜,从而机器的良好运转,减少机器磨损。斜垫铁的使用简单、方便,其设计大多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制造,能够满足实际设备底座的要求。
在设备调整过程中,斜垫铁往往成对使用。首先,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地基上放置一块平垫铁,随后将两块斜垫铁交叉置于平垫铁之上。通过调整时敲击两块垫铁,利用斜垫铁的斜度,使设备能够轻松实现提升或降低,从而达到调整水平的目的。水平调整完成后,将斜垫铁与设备底座进行点焊固定,以增强垫铁的稳固性。用混凝土进行浇灌,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水平状态,进而减少机器磨损和更换设备部件的费用。
斜垫铁的放置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个地脚螺栓通常至少应放置一组垫铁,以设备的稳定性。对于不承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仅使用平垫铁和一块斜垫铁即可;而对于承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则应使用成对斜垫铁,并在找平后用电焊进行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当设备在运行时产生较大的连续振动时,垫铁组应避免使用斜垫铁,而应选用平垫铁,以设备的稳定性。每组垫铁的总数一般不宜超过三块,且厚垫铁应置于下方,薄垫铁置于上方或中间。
在安装机器及设备之前,斜垫铁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在基础面上放置垫铁,并调整垫铁的厚度,可以使被安装的机器及设备达到设计的水平度和标高。这一过程中,设备的重量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面上,增强了机器及设备在基础面上的稳定性,减少了设备的振动。
在使用斜垫铁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斜垫铁与基础面之间应接触良好。各垫铁组应尽量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五块,并尽量减少使用薄垫铁。在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应放在下面,薄的且不小于2mm的放在中间,并通过定位焊将各垫铁相互固定,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其次,各组垫铁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对于运转的设备,我们可以使用0.05mm的塞尺来检查垫铁之间和垫铁与设备底座之间的间隙。在垫铁的同一断面处,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应超过垫铁总长(宽)度的1/3。
此外,斜垫铁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以设备的稳定性。
在采用减振垫铁进行调平时,基础或地坪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在设备占地范围内,地坪(基础)的高低差不应超出减振垫铁调整量的30%~50%。放置减振垫铁的部位应平整,并按设备要求采用无地脚螺栓或胀锚地脚螺栓进行固定。
斜垫铁在设备底座下的安放,通过调整垫铁组的厚度,不仅能使设备达到安装要求的标高和水平,还便于进行二次灌浆。这使得设备底座各部分都能与基础充足接触,基础能够均匀承受机器设备的重量及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力。
斜垫铁(又名斜插式垫铁)在设备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不承受主要负荷的部位。在这些部位,斜垫铁下应有平垫铁作为支撑。此外,开口垫铁常以支座形式安装在金属结构或地平面上,适用于支撑面积较小的情况,其设备由两个以上底脚支撑。而钩头成对斜垫铁则具有其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综上所述,斜垫铁在设备调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正确使用斜垫铁并掌握其使用技巧,我们可以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机器磨损,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