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中心

讲解端面铣床系统装置

端面铣床的系统装置特点

1、依人机工程学宜人性原则设计的桌面式或悬挂式数控操作面板,是机床与操作者联系和信息交流的一个界面,指示灯、按钮、按键排列的设计,既适合人的操作特性,又利于人机间的协调与交流,通过视觉良好的键面色彩,标准化的象形符号,能准确反映和传递两者间的信息。

2、采用标准的刀具系统及安装位置正确的自动换刀装置;采用整套商品化、标准化的新型配套件、自动排屑、润滑和冷却装置等。

3、数控数显装置;对机床的精度和刚度使用的性、稳定防护性及环境保护等有严格要求。

4、端面铣床的外观大都采用线型简洁的板块组合式全封闭稳定防护罩,配备有现代特征的集操作、显示、控制于一体的操作面板,淘汰了普通机床各种操作手柄、手轮和线型复杂零散的多面型表面形态。

5、稳定防护罩可防止高压、大流量冷却液及铁屑飞溅、减少粉尘入侵,隔音降噪,有利于机床的精度保持和环境保护,体现了机、电、液一体化的特点。

6、采用触摸屏操作使得人机界面愈加友好,加工过程的动态实时显示,使加工过程愈加直观,操作愈加容易。

将端面铣床放置于地基上,在自由状态下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其水平,然后将地脚螺栓均匀地锁紧。找正安装水平的基准面,应在机床的主要工作面(如机床导轨面或装配基面)上进行。对中型以上的端面铣床,应采用多点垫铁支承,将床身在自由状态下调成水平。

机床上有8副调整水平垫铁,垫铁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以减少紧固地脚螺栓时,使已调整好的水平精度发生变化,水平仪读数应小于说明书中的规定数值。

端面铣床加工过程中,加工对象复杂,特别是一些轮廓曲线形状以及位置有变化的,再加上材料、批量的不同增加了加工难度。所以在对具体零件制定加工顺序时,应该行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灵活处理。这样才能确定加工顺序的和理性。从而提升生产速率,收获到质量好的产品。在编程时要充足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加工顺序,二是参数,如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层。

加工顺序一般为先钻孔,后平端。这样可以防止钻孔时缩料;先粗加工,后细加工;先加工公差大的然后加工公差小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有通端面铣床加工工序的也要综合考虑。

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小的工序,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加工的工序应先连接进行,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

内外交叉对既有内表面,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零件,安排加工顺序时,应行内外表面粗加工,后进行内外表面精加工,端面铣床的主轴部件不只要满意精加工时梢度较不错的要求,还要满意粗加工时具有切削的才能,同时,端面铣床主轴部件应有愈高的动、静刚度和抵抗热变形的性能。